【制藥網 政策法規】 2023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即將啟動。據悉,6月9日,國家醫保局發布了《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《征求意見稿》)以及《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《申報指南》)。從現有信息來看,政策依舊向兒童藥等傾斜。
“吃藥靠掰,劑量靠猜”曾經是一些患兒及家長在用藥時面臨的難題,近年來我國采取一系列措施,鼓勵兒童用藥研發生產,不斷提升藥品供應保障水平。一直以來,兒童藥備受關注,數據顯示,2022年醫保目錄調整共新增22個兒童用藥,而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將繼續向兒童藥傾斜。
根據公開征求意見的《申報指南》,凡在2023年6月30日前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上市,屬于《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》《第二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》《第三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》《第一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》《第二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》的藥品,以及說明書適應癥或功能主治中包含有衛生健康委《第一批罕見病目錄》所收錄罕見病的藥品,均可通過各自的申報通道進行申報。與其他目錄外產品申報要求不同的是,對上述藥品不設置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間獲批的硬性要求,意即2018年前獲批的相關藥物均可申報參與調整。
可見,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,無疑給今年新上市兒童用藥進入目錄提供了條件。根據數據顯示,2023年前5個月,在我國獲批上市的兒童藥共有34個,其中包含用于治療成人和兒童酪氨酸血癥I型患者的尼替西農口服混懸液,用于治療3歲及以上伴有癥狀、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的I型神經纖維瘤病兒童患者的硫酸氫司美替尼膠囊等。
據了解,為更好的推動兒童藥創新研發,近年來國家藥審中心不斷優化兒童用藥審評審批機制,激發產業創新活力。2021年以來,國家藥審中心組建了兒童用藥專項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,設立“兒童用藥”特殊標識,將審批時限縮短35%,加快兒童用藥上市。根據國家藥監局的數據顯示,2022年共有66個兒童用藥品種通過技術審評,相較于2021年的47個有較大幅度提升,其中包含21個優先審評審批品種和11個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品種。這些產品加速上市,進一步滿足了患兒用藥需求。
與成人用藥相比,兒童用藥研發生產面臨起步晚、難度大、基礎薄弱等問題,需要醫療機構、科研院所、醫藥企業共同努力解決。業內表示,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將繼續向兒童藥傾斜,這將有望再次為兒童藥開發帶來新的動力。
免責聲明:在任何情況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,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。
評論